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援助共建
|
相关网站
首页
新闻中心
纪念活动
援助抗战老兵
关于本站
编辑部观点
专题直击
庆祝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抗战新歌
视频资料
媒体关注
图文资料
图册、书画、动漫
解决战争遗留问题
评论 & 研究
中国抗战遗址网络展示厅
保卫钓鱼岛
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
对日索赔
性暴力受害者
三菱劳工索赔
南京大屠杀
纪念花冈劳工
关于西松和解
09年东京纪念活动
细菌、化武受害者索赔
劳工受害者索赔
bv1946受害者索赔
向日本索取”受害赔偿”
战后对日索赔史
重庆大轰炸
专题资料
面对日本
日本资讯
日本政治
日本文化
日本军事
日本经济
相关书籍
专题资料
专题研究
人物传记
社会调查
钓鱼岛问题
民间抗战研究
研究日本
专家言论
中印边界争端
冲绳独立运动
南沙群岛争端
日本极右翼势力
日本与台湾独立分子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
研究著作专版
专题资料
国际风云
国际时讯
专题资料
主编手记
时事追踪
新闻背景
大众评说
焦点透视
918网动态
专题资讯
探索研究
共建”爱国主义教育题材项目”
网络评说
内部组织
纪念活动
重要文件
影视资料
爱国题材MV
影视剧
人物专访片
影视专题片
历史纪录片
历史资料片
保钓专题片
日军暴行
bv1946分馆
劳工及日军罪行分馆
细菌化学战
南京大屠杀分馆
港台与海外华侨分馆
西南地区馆
东北地区馆
华北地区馆
华中地区馆
华东地区馆
专题资料
人民抗战
“两航”起义
飞虎英雄
甲午战争
印缅战区分馆
海空军分馆
国际分馆
港台与海外华侨分馆
西北地区馆
西南地区馆
东北地区馆
华北地区馆
华中地区馆
华东地区馆
专题资料
综合史料
日本动态馆
港台分馆
西北地区馆
西南地区馆
东北地区馆
华北地区馆
华中地区馆
华东地区馆
专题资料
图片中心
历史资料
最新资料
首页
>
人民抗战
>
华中地区馆
>
湖南省分馆
>
抗战英烈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从来有胆是书生——记民间抗日英烈任霁初
时间:2020-04-14 12:24:29
来源:来稿
作者: 湖南岳阳县教体局彭新华
点击 9059 次
“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个在西北行走的江南人,唱一首江南的歌谣,民生的艰难与民族的危难,让他挺身而出,在西北与江南的大地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1946年7月7日,国民政府国防部新闻局编撰的《抗战史绩专册》正式出版,表彰了民间义士34人,他们是抗战为国死难的民众代表,岳阳县人任霁初位列其中。当民族存忘的关键时刻,总有那么一群人,会勇敢地站出来,他们挑起为民族命运做不屈抗争的重担,并毫不吝啬地泼洒自己的献血。也许从军事意义上讲他们的“战果”不值一提,然而他们的勇气与呐喊却能如惊雷般唤醒这个国家的勇气与血性。
一
任霁初(1869年——1941年)出生于晚清同治八年,当时的任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任霁初的祖父任迪吾,同进士出身,嘉庆年间担任过礼部侍郎,从二品。父亲任金振,同治年间担任过湖北崇阳县巡检,以维护地方治安为主,但在很多情况下也担负了管辖地区的一些民政事务。虽然巡检位卑,但是在清朝地方行政体系中尤其是州、县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任金振的工作责任心很强,缉捕私盐,抓捕盗贼,经常穿梭于崇山峻岭间,不怕事,不怕死。同时,他又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尽管自己的俸禄微薄,有几个子女要抚养,他还挤出钱来救济左邻右舍。任霁初从小就在父亲身边长大,耳濡目染,感受到了父亲身上难能可贵的品性。任霁初从小天资聪颖,在父亲督促下苦读,博览群书,经史文集、诸子百家,多有钻研。1889年17岁的任霁初考取秀才,后参加乡试,未能中举,恰逢清朝数年一次的拔贡生考试中,任霁初因成绩优异,授予其拔贡生身份。清朝的拔贡生不能算正式的功名,只能算一种身份,相当于一种保送生或推荐生的身份。由各省学政保送入京,经朝考合格,即可授予小京官、知县或教职。乾隆初年时才规定拔贡生可以参加朝考,列于一、二等者,可由礼部开单引见,分别授职;授予七品小京官者,分部行走(见习),三年期满才实授;授予知县或教谕、训导者,分各省试用。1905年(光绪31年),25岁的任霁初在礼部见习三年期满,被授予甘肃文县县令。
文县为民族杂居地区,山高林密,自然条件严酷,任霁初莅任,正值大灾之年,百姓流离失所,城乡景象残破,满目凋蔽。任霁初从改革弊政入手,提倡节俭之风,招人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由县衙分给耕牛籽种。同时,设粥厂十余处,散棉被数百套,活民无数,流民饥民感恩戴德。他动员群众在城乡栽植桑树两万余株,购散棉籽数千斤,教民种棉兴纺,温饱共济,散发书籍于民间,广开教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结果,使他在任三年,未有一人触刑,穷山恶水之地,一变至此,洵为难得。三年中,上报的粮食产量比全省其他各县低了许多,主省政者为讨好朝廷,讳言灾情,责令任霁初改报。要是一般人,投其所好,为夸饰政绩,数字早就上有所好,下亦应之了;或者一次不称上意,二次逾乎上心。任霁初不是不开窍,而是不想开这个窍。他不仅不改,而且据理力争。接着省上檄令各县续捐义谷,自己的百姓尚且饥寒交迫,哪还有粮捐于他处,任霁初再次据理力争,不是不愿捐,而是实在无粮可捐。夺百姓之口以媚上,任霁初不是这样的人。但一次次的忤上,结果谁都清楚——解印罢官。去官之日,百姓自发赴省城啼哭挽留,“城中男妇尽出郊叩送,四乡士民,拥道脱靴者数百人。”民意难违,主事者只好令其回任。
任霁初值得欣慰,面对送别的百姓,殷殷之意溢于言表,“父老他时若念我,呼童勤护拂篱桑。”(《文县留别》)
宣统元年(1909年),任霁初调任天水县令。天水自然条件比文县好,可情况比文县复杂得多。革除蔽政,释解民困,排除扰民之风,成为当务之急。当时在民间拉马匹支官差成为差役们勒索百姓的机会。任霁初莅任后,用公款买马五十匹,发放草料费交给郊区居民喂养,平时由养马者使用,有官差时由官家使用,仍发给草料费,差役们生财之道中断,扰民之风即止。
任霁初生平最恨狐假虎威之人,对于倚势逞恶,鱼肉百姓的事严惩不贷。他不依附权势,也不畏惧权势。在天水任上,一驻藏大臣路过天水,任霁初依礼尽心接待,可随从仆人竟勒索钱财,任霁初闻讯,拍案而起,也不管他身后是谁,拉来就是一顿板子。他关心文教,拿出自己的俸银主持续修县志。兢兢业业,做了很多百姓称道的事。
1911年,武昌起义首发,清政府垮台,由于任霁初的政绩与官声,他被当时的甘肃都督礼聘为高等审判厅刑厅长。一干又是十多年。
任霁初任刑厅长期间,以为先人修墓为由,三次申请辞官归里。士民挽留,督军苦劝。任霁初为先人修墓是假,为自己修心是真,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他身累,而比身更累的,还是那颗纯粹文人的心。他在《答友人书》中说:“小民之欲恶与上官之喜怒,迥不相通也,且显相背也。从民,则拂上;从上,则拂民。……”处于小民与上官夹层中的他,“即有敏达宏才,竭智虑以调剂乖违,尚格格乎不能两合,况以鄙人之疏拙,年齿已暮,神志已颓……觊交孚于上下间也,阁下以为能乎?”
胸怀抱负而又世事洞明的任霁初,不仅能逆势而上,更能急流勇退。他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像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更像中国历史上所有人格正直的先哲,能上能下,唯一不能的是违背读书人的道德和良心。
二
“羁鸟恋旧林,池鱼归故渊。”任霁初再也不用纠结于“从民则拂上,从上则拂民”的矛盾中,1929年他千里单骑,一身轻松回到故乡。
岳阳县风景秀美。新墙河两岸沃野平旷,阡陌井然。清粼粼的河水泛着清波向西流去,河边是葳蕤的芦苇,清风吹过,芦花如雪,水鸟、游鱼、田田的莲叶,如梦如幻的情景常常将人带入《诗经·秦风·蒹葭》的韵致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眼前是如雪的芦花,身后古槐树下,便是任霁初世代而居的家。这个清贫的小院里,不仅孕育了任霁初,而且孕育了遐迩闻名的书香传奇。
在这样一块钟灵毓秀之地,“复得返自然”的任霁初心旷神怡,才思泉涌。任霁初是循吏,更是文章大家,他一生著述丰博,尤以晚年为多,著述涉猎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有鼓励年轻人努力学习,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表现内心激愤的,如《愤诗四首》等;有同情农民疾苦,反映战乱中人民悲惨生活的,如《劝农歌》《固本义》等;有憎恶官场生活,反映政治腐败,清官难做,渴望归田的,如《述怀五首》等;有解说儒家经典的,如《春秋论》等。
佛教常言“放下”、“舍得”,对一般人都难,对久在仕宦中人,更是谈何容易。辞官归里的任霁初不仅是“放下”,而且是真放下,他舍弃的是官场上的案牍劳形和神心疲累,得到的是真正的解脱。“园带清流饥亦乐,松笼荒径暑何寒。颇闻江甸风涛恶,不碍柴桑诗酒欢。”(《书陶渊明传后》)带着龙归大海鸟入林的一身轻松。从“笔下有风云,眼中无富贵”的少年壮怀,到“敢抉空拳招虎兕,从来有胆是书生”的青年豪气,从“从民,则拂上;从上,则拂民”的矛盾纠结,到“园带清流饥亦乐,松笼荒径暑何寒”的安怡恬适,任霁初的路,几乎就是深受儒学和道教薰沐的中国古代士大夫一条共同的路,所不同的是任霁初能入得深刻,退得彻底,在其位谋其政,宵衣旰食,殚精竭虑;请辞归田,寄情山林,埋头著书立说,绝无半点藕断丝连,这种文人襟度,却并不多见。
三
他爱自己的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情人民疾苦,憎恶官场恶习。在热爱的祖国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
观赏故乡风物时才发现,故乡没有了当年的美好。
1939年至1944年,日军4次进攻长沙,新墙河都是其湘北盘踞地向南推进必须突破的第一道防线。岳阳人的血性,似乎天然地与这条河联系在一起。8月的新墙河,水面并不宽阔。就地形而言,河北岸是丘陵、低冈,河南岸,有一段平整的河滩。
自1938年11月岳阳、临湘被日军盘踞,新墙河北岸、南岸就分别称为湖南第九战区防卫长沙及更南地区的“前进据点”与“第一线阵地”。当年,这条河流长达80余公里的沿岸,均有中国守军严防。
因港口村地处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处,“港口,港口,对外喇叭口,对内烟窗口,兵家必争是虎口。” 村庄偏僻处,一条长约一公里的陡峭山路直通山顶。山坡上尽是碎石,两边有高过人腰的灌木丛。当年的树木比现在茂盛高大得多,最粗壮的树两个人合抱不过来,村民们接济抗日官兵,毁家纡难,吃了不少苦头。
新墙河河畔是一望无际的水田,田里的稻谷颗颗饱满。乡亲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着抢收,中国守军许团长挎着短枪,跑上河堤,一遍又一遍焦急地喊:“老乡们,赶紧收啊,鬼子要来啦!”
彼时的任霁初顾不上收割自家的稻子,他带着儿子、孙子、女佣一起上阵,又鼓动了村里上百年轻劳力,忙着为军队端茶送水、修挖工事、筹集粮物。
任霁初感慨地说:“我们只有迫击炮,能打多远?日军有大炮还有飞机,你说这阵地守得苦不苦?”
男人将农田灌水后开挖成很窄的泥泞小路,以阻止日军的骑兵部队顺利通行。
在后勤补给上,当时国军每个士兵粗布衣服两套,草鞋两双。每日吃两顿饭,其中一顿是稀饭。
粮食远远不够,老百姓们就把家里的粮食都拿出来,拌上白菜叶子熬粥给将士们吃,没有食盐,从牙缝里抠点出来……
而在港口村,所有做这些的带头人,是这个叫任霁初的老人。
任霁初圆头圆脸,笑容憨厚,是个很慈祥和蔼的老头。
村里的人逃的逃,死的死,已经没有人了。日本兵在这里烧杀掳掠七天七夜。
任霁初的孙子任稼安从外地逃难回来,来到这山坡上,先是找到袓父的一双鞋,一件旧布袍子,一双白袜子。
经由这双“白袜子”,年届70的任霁初的尸首得以在山坡上寻见。他是前清县长、民国官员,特别洁身自好,整个村只有他才穿那种长筒白袜子。
牺牲时,任霁初捏紧拳头,嘴唇张开,“好似在喊口号。”
包括任霁初在内,至少有15个乡民死在这里。这还只是发现的,据说死的人超过了40个。除了牺牲的乡民,港口村上百座明清老屋亦被日军的大火烧毁。
这个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于今年春天去世。生前曾描述过战争的场景,“日本鬼子的枪炮白天黑夜不歇气”,“炮弹落在地上能转几个圈”,关于任霁初,老人也只说,“死得很惨,死得有骨气。”
任霁初不是没有保命的机会。当时强敌压境,中国守军一位姓许的团长在新墙河堤上来回呼叫,提醒老百姓们回避日寇。家人们曾多次劝说老人“先出去躲一阵”,被老人拒绝。
他说,有国才有家,国都没有了逃个啥子命?他坚决留下来,誓与敌人抗争到底。显然,有另一种记忆,属于某些个体。它区别于宏大的集体记忆,细微、琐碎,却有火石般的光芒,足以让个人背负、铭记一生。
也经由这种记忆,我们找到了历史幽暗处更多被忽略的碎片。
在那场波澜壮阔、硝烟弥漫的杀戮中,很多与老贡生相似的身影倒下了。他们不是战士,没有一官半职,他们原本可以和中国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一样,信奉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生信条,暂时离开这战火——回头再过他们的安生日子就行了。
任霁初,是抗战中千千万万为国死难的民众杰出代表。
相关新闻
碧血丹心 彪炳千秋──纪念我的父亲、革命烈士、抗日民族英雄孙明瑾将军壮烈殉国六十周年(6)
碧血丹心 彪炳千秋──纪念我的父亲、革命烈士、抗日民族英雄孙明瑾将军壮烈殉国六十周年(5)
碧血丹心 彪炳千秋──纪念我的父亲、革命烈士、抗日民族英雄孙明瑾将军壮烈殉国六十周年(4)
碧血丹心 彪炳千秋──纪念我的父亲、革命烈士、抗日民族英雄孙明瑾将军壮烈殉国六十周年(3)
碧血丹心 彪炳千秋──纪念我的父亲、革命烈士、抗日民族英雄孙明瑾将军壮烈殉国六十周年(2)
碧血丹心 彪炳千秋──纪念我的父亲、革命烈士、抗日民族英雄孙明瑾将军壮烈殉国六十周年(1)
抗日会战阵亡将士公墓
抗日陆军烈士孙明瑾
太行英烈——左权将军
毛岱钧烈士
刘世焱烈士
推荐内容
明报:右翼「全球反日包围网」名单
我们的观点:我们反对的是日本右翼和支持他们的政客,而不是日本人民,日本友好人士是我们的朋友和战友!
【bv1946伟德伟德备用网址】
纪念丨918爱国网建站20周年
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bv1946伟德伟德备用网址】
[七七抗战]郭力:寻找抗战老兵17年
我们纪念抗战必须有实际行动,相对918爱国网在2004年发起的“援助抗战老兵行动”,郭力和方军两位先生是先行者。今天是“七七抗战”82周年,特转发此文以誌纪念。
【bv1946伟德伟德备用网址】
918网获“优秀网站提名网站”
“中国918爱国网”在上海市第八届优秀网站评选中,荣获“优秀网站提名网站”称号。
【bv1946伟德伟德备用网址】
清明:网祭抗战英烈
清明,是追思与缅怀的日子。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缅怀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抗战英烈。
【bv1946伟德伟德备用网址】
衷心感谢您对918网的支持!
上海市第八届优秀网站评选活动投票历经15天,今天终于结束了。
【bv1946伟德伟德备用网址】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援助共建
|
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